在快速发展的今天,人们在物质生活上边的丰富多彩,但同时,人们的精神也受到了很大的困扰,很多时候如果找不到情绪的发泄口,日积月累,积攒成疾,就会引发一些精神疾病;而目前对精神病症的起病原因众说纷纭,所以大家都应该普及一些有关精神疾病相关的知识,这样也不至于遇到此情况时手足无措,不知道如何是好!
(1)精神刺激:人的心理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,个人与社会环境不相适应,就出现了精神刺激,精神刺激导致大脑功能紊乱,出现精神障碍。不管是令人愉快的良性刺激,还是使人痛苦的恶性刺激,超过一定的限度都会对人的心理有影响。但一般认为,引起人们的损失感、威胁感和不安全感的非良性刺激,容易致病。
(2)个性素质:在同样的环境中,承受同样的精神刺激,那些心理素质差、对精神刺激承耐受力低的人易发病。通常情况下,性格内向、心胸狭窄、过分自尊的人,不与人交往、孤僻懒散的人受挫折后容易出现精神异常。
(3)遗传因素:精神病中如精神分裂症、情感性精神障碍,家族中精神病的患病率比一般普通人群明显高,而且血缘关系愈近,发病机会越高。另外,精神发育迟滞、癫痫性精神障碍的遗传性在发病因素中也占相当的比例。
(4)躯体因素:感染、中毒、颅脑外伤、肿瘤、内分泌、代谢及营养障碍等均可导致精神障碍,但这类疾病随着躯体疾病的好转而缓解。脑萎缩属于不可逆的疾病,由此引起的精神障碍也不易缓解。但应注意,精神障碍伴有的躯体因素,并不完全与精神症状直接相关,有的是由躯体因素直接引起的,有些可能躯体因素只作为一种诱因而存在。
思想意识的锻炼:加强自身思想意识修养和锻炼,才有宽广的胸怀,远大的理想,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,与身边的人和睦相处,才能面对现实,恰当地处理工作和生活中所碰到的各种难题。
讲究用脑卫生:工作、学习的合理安排,可以避免造成脑力的紧张。生活有规律,每天保证有足够的睡眠和良好的休息。积极参加健康的文体活动,少看或不看情节紧张、恐怖、惊险和悲痛的文艺作品及电视节目。
培养良好的性格:性格上的缺陷是精神疾病发生的基础,而良好的性格特征,十分有益于身心健康。性格是可以培养的,但最好从小做起,逐渐培养自己乐观、开朗、灵活、襟怀宽广、善于社交、兴趣广泛、勇敢、坚强、不怕困难和苦于适应各种环境的良好心理特征,同时克服孤僻、懦弱、胆小、敏感多疑、多愁善感、想入非非等不良个性。
注意卫生与保健:在劳动生产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,防止脑外伤、中毒、感染等意外发生;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精神压力。
家庭和睦:在家里不要“大权独揽”,有事要共同商量;不打骂孩子,敬养老人,夫妻恩爱,家庭欢乐,邻里和睦;也能让精神和胸襟放的更宽。